推薦圖文

三千大千世界


【以下整理自淨空法師《彌陀經》、《無量壽經》、《華嚴經》等講經資料】

    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三千大千』說明這個大世界的組成方式,是小千、中千、大千累疊計算的;而不是有三千個大千世界。

    根據黃念祖老居士的研究,「銀河系」是佛經所說的「單位世界」。一千個單位世界是一個小千世界;換言之,一千個銀河系才是佛經所說的一個小千世界。以小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然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中千世界,這才是一個大千世界。照這個算法,一個大千世界即是十億個銀河系。

    一個大千世界只有一個四禪天;下面有一千個三禪天,一百萬個二禪天,十億個初禪天。大千世界的天頂是四禪天,中千世界的天頂是三禪天,小千世界的天頂是二禪天,單位世界的天頂是初禪天。

 

【佛學次第統編(明,楊卓)】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義:

    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數千倍之,謂之小千世界,二禪統一小千。

    第二、中千世界 以小千千倍之,謂之中千,三禪統一中千。

    第三、大千世界 合中千千倍之,謂之大千,四禪統一大千。

    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世界。

 

【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二Ο六頁】

    如一佛土中說。

    二解  集論四卷二頁云: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照方處,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千月,千蘇迷盧山王,千四大洲,千四大王眾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樂變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如是總名小千世界。

    千小千界,總名第二中千世界。

    千中千界,總名第三大千世界。

    如此三千大千世界,總有大輪圍山周匝圍繞。又此三千大千世界,同壞同成。譬如天雨,滴如車軸,無間無斷,從空下注;如是東方無間無斷無量世界,或有將壞,或有將成,或有正壞,或壞已住,或有正成,或成已住,如於東方,乃至一切十方亦爾。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術語)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繞之,更以鐵圍山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數量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種之千也。內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廣,恰等於第四禪天,成壞必同時焉。見智度論七,佛地論六。

 

附註【九山八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古印度的世界形成說。即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有遊乾陀羅等八大山環繞,而山與山間各有海水相隔,故總為九山八海。諸經論對此均有所論述,但是,就內容與八大山次序而言,各書所述稍有不同。

    玆依《起世經》卷一、《長阿含經》卷十八等所載,略述如下︰

    (1)  須彌山︰譯為妙高或好光。屹立於世界中央,高八萬四千由旬,頂上闊亦同。有三十三天宮殿,為帝釋所居。

    (2)  佉提羅山︰譯為擔木或空破。高四萬二千由旬,上闊亦同,端嚴可愛。在須彌山之外,圍而繞之,二山之間有大海,闊八萬四千由旬。海中有弗婆提、瞿陀尼、閻浮提、鬱單越等四大洲,各分布於東、西、南、北四方。

    (3)  伊沙陀羅山︰譯為持軸或自在持。高二萬一千由旬,上闊亦同。位佉提羅山之外,圍而繞之,二山間有大海,闊四萬二千由旬。

    (4)  遊乾陀羅山︰高一萬二千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伊沙陀羅山,二山間之大海,闊一萬四千由旬。

    (5)  蘇達梨舍那山︰譯為善見。高六千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於遊乾陀羅山之外,二山間之大海闊一萬二千由旬。

    (6)  安溼縛羯拏山︰譯為馬半頭或馬耳。高三千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蘇達梨舍那山,二山間之海水闊六千由旬。

    (7)  尼民達羅山︰譯為持邊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於安溼縛羯拏山之外,二山間之海水闊二千四百由旬。

    (8)  毗那多迦山︰譯為障礙、象鼻。高六百由旬,頂上闊亦同。周匝於尼民達羅山之外,二山間之海水闊一千二百由旬。

    (9)  斫迦羅山︰譯為輪圍或鐵圍。高三百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毗那多迦山,二山間之海水闊六百由旬。此為世界之外廓,出即太虛。

    有關九山之間的八海,《俱舍論》卷十一敘述如下(大正29‧57c)︰

    「山間有八海,前七名為內。最初廣八萬,四邊各三倍。餘六半半。第八名為外。三洛叉二萬二千踰繕那。論曰妙高為初,輪圍最後,中間八海。前七名內,七中皆具八功德水︰

    (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腹。

    如是七海,初廣八萬,約持雙山內邊周量。於其四面,數各三倍。謂各成二億四萬踰繕那。其餘六海,量半半。謂第二海,量廣四萬;乃至第七,量廣一千二百五十。此等不說周圍量者,以煩多故。第八名外,鹹水盈滿,量廣三億二萬二千。」

    〔參考資料〕《俱舍論光記》卷十一;《玄應音義》卷二、卷二十四、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