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能忍能让-第1237集

 

  法語:

  不如意事常八九,那就得忍辱。忍后面还要加个「让」,能忍能让才能成就道业。功夫愈深愈显出忍让的深度、广度,能忍才能进步,忍就是进步,帮助你德行向上提升,帮助你烦恼渐渐远离,帮助你智慧渐渐增长。

  

  節錄:

  《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可見忍非常重要。佛法傳到中國,譯經的這些法師把忍下面加個「辱」,辱是中國字。為什麼加這個字?因為中國人把辱看得很重,在過去讀書人、士大夫的階級,有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士是讀書人,讀書人殺頭沒有關係,侮辱不可以。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069集) 2009/11

  

  侮辱可以忍,還有什麼不能忍的?這才於《般若經》上「一切法得成於忍」就相信了,你得有耐心!耐心的反面就是心浮氣躁,心浮氣躁不但修道不能成就,學世間法,我們講求學,也很難成就。世出世間聖人對這個字都非常重視,沒有一樣不能忍。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069集) 2009/11

  

  我們在這個世間,無論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真的,古人講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十之八九都是不如意的,那你就得忍辱。忍後面還要加個「讓」,能忍能讓你才能成就學業,才能成就道業。功夫愈深愈顯出忍讓的深度、廣度,能忍才能進步,忍就是進步,幫助你德行向上提升,幫助你煩惱漸漸遠離,幫助你智慧漸漸增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069集) 2009/11

  

  『忍辱』是講的耐心,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不畏艱難,做事情哪有那麼順利的;又有說「好事多磨」,磨就是障礙,古今中外聖哲前賢都有這些例子,我們今天遇到一些困難算什麼。我們讀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在《大藏經》裡面,《釋迦方誌》、《釋迦譜》是最古老的佛陀傳記。他一生遭遇的困難非常多,成了佛,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初成佛?不是。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第4集) 1998/7

  

  《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他這一次到我們地球上來示現是第八千次了,他常來!來了八千次示現成佛,還有這麼多障礙,還有這麼多的困難,這是告訴我們後學,我們要有耐心,要能夠突破,要能夠承受、忍辱,什麼樣的艱難困苦我們都要忍下去。我們有困難的時候想想釋迦牟尼佛,想想過去這些祖師大德,哪一個不是在一生當中受許許多多折磨而後才成就的。要是一生沒有受過折磨,一帆風順,好像一個都沒聽說過;都是經過許許多多的磨難,然後才成就,我們要記取、要學習。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第4集) 1998/7

  

  為什麼能忍?知道一切法空,好的事情也是空,惡的事情也是空,到最後都歸零,大家都平等。常常有歸零的念頭,有這個概念,你在什麼環境裡頭不會發脾氣,怨恨惱怒煩統統消失掉了,這人講真正有福。

  淨土大經科註(第120集) 2012/1

  

  這個忍也有三種,身口意,身要忍,口也要忍,念頭也要忍。這三個說法也非常之好。身忍,別人打你的時候,就像什麼?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身忍。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段故事在《涅槃經》裡面,舉這麼個例子。這就是說別人無緣無故的傷害你、打你,能忍,殺你也能忍,這是屬於身忍。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1集) 2007/6

  

  口忍,就是別人的毀謗、辱罵,你能夠不生瞋恚,沒有報復,這是忍。第三種是意忍,這個意是不但沒有報復,而且沒有絲毫懷恨的念頭,這是意忍,心裡面沒有。所以這是忍原本的意思,身口意都要忍。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1集) 2007/6

  

  忍是定的前方便,不能修忍辱,你就沒有辦法得定;換句話說,你的清淨心不能現前。清淨心從哪裡來?清淨心從忍辱來,這一定要懂。特別是在現代的社會,無論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或者在工作上,處事待人接物,諺語常說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要不能忍,這個日子怎麼過?所以一般人的確生活在痛苦當中。怎樣你才能得到樂趣、得到生活的快樂?忍辱能帶給你快樂。所以我們學佛要想在這一生成就,那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得成於忍」。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1集) 2007/6

  

  大乘教裡通常講兩種忍,第一種「眾生忍」,於一切眾生沒有瞋恚心、沒有惱害的心,即使眾生加害於我,我能夠忍耐。蚊蟲來咬你,一般的時候,一巴掌就打死了。這時候就看你是不是菩薩?菩薩以六度心對牠,牠到這裡來也是來托缽,也是來討一碗飯吃。牠來叮你,你就供養牠,供養牠是修布施;牠咬你,你沒有瞋恚心是忍辱;你不殺牠是持戒,你看看六度前面三個都修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1集) 2007/6

  

  你一巴掌把牠打死,三個都沒有了,你布施也沒有了,持戒也沒有了,忍辱也沒有了,對一切眾生。這個說法很好,應當要學習。對什麼樣的小動物都如此,何況對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1集) 2007/6

  

  第二種叫「無生法忍」,這個高!無生是什麼?一切法不生不滅,無生當然就無滅。你能夠對佛所講的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個道理,你能不動心嗎?不懷疑,我相信佛說的話,我相信佛沒有妄語,佛講的話一定是真實。所以對無生法,這個忍有同意的意思、有認可的意思。我同意佛的說法,雖然不是我的境界,我能信得過。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1集) 2007/6

  

  另外,這個眾生忍說得更詳細一點,對於別人的恭敬供養能忍而不執著。這個忍就是不執著,有感恩的心,不能沒有感恩。在這個事情裡面生起貪戀,那就錯了。受別人瞋罵、打害,不生瞋恚。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1集) 2007/6

  

  對於法忍,大自然的災害能忍,不怨天也不能尤人。為什麼?因素太多,現在自然災害多,因素至少一半以上是人為的,也就是人不知道愛惜自然環境,任意的破壞地球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災難。能夠忍受,不怨天不尤人,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使自己的煩惱不生,心安住在道業上。我們念佛人,無論遇到什麼災難,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要安住在佛號之中,安住在經教裡面,這就對了,這樣就沒有過失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1集) 2007/6

  

  「菩薩悉能忍受一切諸惡,無動搖等」,這是舉逆境、惡緣。你要不能忍,這日子怎麼過?忍辱波羅蜜,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我們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順境、善緣要忍,忍什麼?不起貪愛,這個少,多數的,逆境、惡緣要忍,不生瞋恚。這是修行功夫,功夫就是在你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修心平氣和,這要靠忍辱功夫,圓滿的忍辱才能達到。心平氣和好!為什麼?你生智慧,不生煩惱,你積功德,不壞功行,你積功累德。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36集) 2009/5

  

  如果真正能保持三年五載、十年八年,你開智慧了,真的像佛在經論上常講的,煩惱輕、智慧長,那你這一生生活肯定是幸福美滿,這是從忍辱波羅蜜裡面來的。忍辱怎麼修?後面這個字好,無動搖等。那對於修淨宗就更殊勝,常常想著什麼?極樂世界是我的老家,家在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們家的大家長,諸上善人是我們的親朋好友,到這個世界來是觀光旅遊的。觀光旅遊何必認真?無論是順境、是逆境,善緣、惡緣,過兩天就走了,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都不動心。常常想著家在西方,那你就什麼都能忍,什麼都不在乎。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36集) 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