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故事 | 善法教化匡正道,身正德高树清风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为您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许止净居士专修净土,深信弥陀,在印光大师的开示下精进修行,加固正念,协助同参道友编订典籍,广宣流布,弘法教化,利益众生。临终时瑞相现前,预知时至,念佛自在往生的故事。
许止净居士,名业笏,江西彭泽人。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〇四年),他在翰林院任职。
一九一三年,许居士归心学佛,专修净土,常常阅读《印光法师文钞》。
一九二二年,许居士朝拜普陀山,礼拜观世音菩萨,后拜见印光大师。印光大师问他:“你吃素吗?”
许居士回答:“吃花素。”
印光大师听后厉声呵斥他道:“像你这样博古通今、才识渊博的学者,尚且不能以身作则吃长素,怎么能够感化他人呢?”
许居士听后立刻心悦诚服,并上书感谢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见他知见纯正,文笔超妙,于是邀请他编订《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自此之后,他与印光大师常常信件往来,并遵守弟子礼仪,请求大师为他授三皈依,并在佛前受了五戒。
一九二七年,许居士前往上海避难,期间聂云台居士请他编订《历史感应统纪》,潘对凫居士请他撰写《佛学救劫编》,这些典籍最终都由印光大师统一排印流通。
一九三六年,许居士再次恳请印光大师为他授菩萨戒。
许居士每次见到佛像必定礼拜,遇见僧人也必定恭敬顶礼,他通身放下,严格遵守在家弟子身份,丝毫没有骄矜傲慢。他每天都给自己安排固定的功课,精进修持,老实念佛,一心求生西方,信念坚定,毫不动摇。
许居士人到暮年,体弱多病。一九三八年五月,他在庐山牯岭黄龙寺避难时,又生了一场大病。九月初一那天,他把弟弟叫来,向他交代后事,笑着说:
“今天早晨我梦见阿弥陀佛来了,他身披璎珞,相好光明,对我说:‘我来看你了。’我见状,赶紧礼拜,过了一会就醒了。这是世尊慈悲,特地前来安慰我啊。如果更能示现接引,令我带业往生,那真是毕生大幸啊!”
说完,许居士立即合掌,又说:“西方再见!”
自此之后,他就不再说话,唯有专心默念佛号。一直到初三早晨七点,许居士安详往生了。
往生后,他全身冷透,但头顶仍有余温。入龛时,他的身体柔软,如同入了禅定一般,面容比在世时更有光泽,那年他六十三岁。
今天的往生故事就为您讲述到这里,听众朋友们,我们下期再会。
【原文】
许止净居士,名业笏,江西彭泽人。清光绪甲辰翰林,民国二年,归心学佛,专志净土。读印光法师文,即于十一年朝普陀,礼大士,谒印公,问吃素否,答,吃花素,乃厉声呵斥曰,如此大通家,尚不以身作则吃长素,何能感化他人。即心悦诚服,上书感谢,印公见其知见纯正,文笔超妙,遂请编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自是函件往来,执弟子礼,求授皈依,并在佛前受戒。十六年避难上海,聂云台居士请编历史感应统纪,潘对凫居士请撰佛学救劫编,皆由印公排印流通。二十五年再求印公亲授菩萨戒。而见佛必礼,逢僧必拜,通身放下,恪守在家弟子身份,不存丝毫骄矜傲慢。日有定课,精进修持,老实念佛。一心求生西方,毫不游移。老多病苦,廿七年五月,避难庐山牯岭黄龙寺,又大病。九月初一日,招弟至,托以后事,笑曰,今早梦见佛来,遍身璎珞,相好光明,向余曰,我来看汝,余即礼拜,少顷便醒,毋乃世尊慈悲,特来安慰我耶。若更示现接引,令我带业往生,则大幸矣。语已,即合掌曰,西方再见。自是不复言,惟专心默念佛号,至初三日晨七时,安详西归。通身冷透,头顶犹温。入龛时,遍身柔软,如入禅定,面色光泽逾平时。年六十三。
——《净土圣贤录》
【配图文字】
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
——印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