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這樣用心,哪有不生淨土的道理!-第1585集 

  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性,菩提心是什麼?我們在最近二、三十年當中,把古人所講的方法稍稍做了一點變更,大家更好懂。菩提心的體,我用「真誠」;菩提心的自受用,古人講的是深心,我就用我們本經經題後半部的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這是自受用。

  菩提心的他受用,就是我們用什麼心對待人?我們用「慈悲」,跟古德就是經論講的是一樣的,這比經論講得更好懂。所以我們一共用了十個字,在覺上加了一個字,「正」覺。「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要用這個心。對自己、對別人,起心動念與這個心相不相應?得天天練,這就是大乘。這個心現前,你就是菩薩根器,大乘經典對你就相應,非常適合你學習。

  頭一個就知道,我們不能用虛假的心、虛偽的心,對自己、對別人;如果用虛偽的心,小乘,這不是真心,連小乘都談不上。虛偽的心是六道輪迴心,讀大乘經典還是搞六道輪迴,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心是輪迴心,大乘經典到你手上也變成輪迴業,境隨心轉,這個道理要懂。所以起心動念太重要,起心動念一定要跟這個相應,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對自己清淨平等覺。

  在行為上,日常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要學什麼?要學「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最後「念佛」,哪有不生淨土的道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6集)

  20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