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聪明能否得益?存心正邪是关键-第5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格言联璧》中的智慧箴言: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miù),而文学功名适济(jì)其奸。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聪明才智用于正途,越聪明越好,学问功业会使他更加完美;聪明才智用于邪路,越聪明越错谬,学问功业反而助长了他的奸邪。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尚的品德是才能的根基,而才能则是品德的延伸。只有德才兼备,才能造福社会、成就事业。如果品德缺失,聪明才智反而会成为危害社会、损害自身的利刃,不仅自害,还会害人,反而不如愚笨些来得好。

  

  故事 | 智伯之亡

  

  智伯,名智瑶,春秋末期晋国的执政大臣,晋国四卿(智、赵、魏、韩)之首。

  当初,智瑶的父亲智申想要立他为继承人,族人智果劝阻道:“立智瑶不如立智宵。智瑶有五个优点:一是身材高大、仪表俊美;二是精于骑射,力大无穷;三是多才多艺;四是巧言善辩、文辞优美;五是勇敢果断。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心地残忍,不仁不义。如果智瑶当权,谁还能与他和睦相处?立他为继承人,必将给智家带来灭门之灾!”

  智申不听,智果担心自己这一支会受牵连,就找到管理户籍的太史,改姓“辅”,另立门户。

  智申去世后,智伯即位,掌握了晋国的大权。有一次,智伯在宴会上戏弄韩家宗主韩虎,羞辱韩家家臣段规。族人智国听闻这件事,劝谏智伯:“激怒韩家宗主,羞辱韩家家臣,若不做准备,恐怕灾祸就要降临了。”

  智伯不以为然,傲慢地说:“都是我祸害别人,谁敢祸害我?”

  不久,智伯又向赵、魏、韩三家索要万户封地。魏、韩两家畏惧智伯的权势,纷纷献出封地,唯独赵家不肯。智伯于是联合韩、魏两家讨伐赵氏。

  然而,就在智伯即将获胜之际,韩、魏两家意识到唇亡齿寒的道理,担心赵氏灭亡后,自己也将成为下一个目标。于是,他们暗中与赵家结盟,临阵倒戈。智伯兵败被杀,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封地,智氏家族被灭族,唯有辅果一门幸免于难。

  

  古人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争强好胜、勾心斗角,只会自取灭亡。唯有居仁由义,谦恭自守,才是人生的光明正道。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希望我们都能从智伯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聪明才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怀正念、行正道。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