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兄弟和睦,孝心常在-第9集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文心姐姐。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弟子规》中关于“悌”的章节。我们先把今天要学习的经句大声地朗读一遍:“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讲到的田家三兄弟和他们院子里神奇的紫荆花树的故事吗?“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人。他们可能是陪我们走过人生最长的旅程的伙伴。从小我们就要学习如何与这些亲人和乐地相处。这样,家庭的血脉传承至我们这一辈,家才会温暖祥和,情义满满,我们的父辈和祖辈们也会感到非常欣慰。与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是我们学习“孝”的延续。

  “财务轻,怨何生。”在田家三兄弟的故事中,紫荆树的枯死源于兄弟们为了分割财产,想要将这棵树也砍掉分成三段,各自卖钱。紫荆树的悲哀正是因为兄弟情谊被金钱所取代。在学习“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细细体会:家是一个讲情义、重情义、养情义的地方。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付出,我们也应该无条件地回馈他们。把“孝”延伸开来,我们也要用同样的心对待家中的长辈和兄姐。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呢?首先,要学会分享。有好东西时,先想想怎么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分享。对了,分的时候呀,要先把好的留给对方。小朋友们,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四岁的孔融小朋友和哥哥们一起时,有人送来了一盘梨,他挑了最小的一个给自己,把大的留给哥哥们。小孔说:“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梨,我年纪小,吃小的梨就可以了。”多么懂事的孩子呀!

  “言语忍,忿自泯。”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在学习如何与爸爸妈妈相处时,就学习到温和柔软的言语是极好的沟通工具。用真诚打开心扉,所有的心结都会撤去岗哨。同样,对待兄长弟妹,我们也要好好说话。兄弟姐妹常常在一起,如果一时着急起来,说了生气冒火的话,我们要记得这句弟子规,赶紧拿出“灭火器”。这“灭火器”就是真诚向对方道歉:“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小朋友们有没有观察到,在我们的大家庭中,有着天然的顺序?我们的祖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外公外婆,他们是年长者,生养了爸爸妈妈这一辈,而爸爸妈妈又生养了我们。在我们这一辈里面,哥哥姐姐比我们早出生,弟弟妹妹则晚我们出生。学习《弟子规》中的礼仪,就是在遵循这个自然的顺序。从长到幼,从老到小,这样我们的大家庭生活,就如同奏响了按次序排列好的音符,所发出的音乐就和谐动听。

  在生活中,我们从哪里开始做起呢?首先,在日常三餐或吃东西的时候,要优先想到长辈们。大家一起吃饭时,我们要帮着摆好桌椅板凳,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坐好后,再请他们先开始吃,然后我们这些小朋友再开始。平时外出,或者在社区里,见到长辈时,我们要向他们行礼问候,让他们先走,我们再走。遵循这种礼仪能帮助我们养成举止安详的好习惯,让长辈们感受到我们的尊重。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也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关于及时回应父母的扩展练习。如果长辈找人或者有需要,我们要及时回应他们,并看看我们能帮忙做些什么。小朋友们,大概都有在家接电话的经历吧?拿起电话,先向对方问好,询问需要找谁。如果是找爸妈而他们不在家,我们就可以问对方有什么事情,认真记下来,等爸爸妈妈回来后,我们再转告他们。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长辈家人的互动。我们下次见!